西京首页
                在线留言
 
home9home8home7home5home4home3home2home
学生风采
重要通知
学生活动
招生就业
组织机构
优秀毕业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重要通知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我校201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2013年03月05日 00:00  

 

为推进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学生科研创新工作不断深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备战陕西省第九届、全国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简介

“挑战杯”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俗称“大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俗称“小挑”。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首届竞赛举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题词勉励。

本次比赛属于“大挑”,即“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赛事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三、赛事目的

引导和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四、参赛对象

2013年7月1日以前注册在籍的西京学院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

五、竞赛内容

1、科技发明制作。

2、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3、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六、竞赛作品类别

(一)科技发明制作

1、包括各种类型的发明创造,包括硬件制作和软件编写。

具体分为两类:

科技制作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科技制作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2、必须是以学生为主的构思发明。

3、运用现代化科技,制作精细,作品应用价值大。

4、形成科学的技术文档,并能全面系统描述该科技发明制作功能实现的要素、过程、机理和价值。同时该科技发明制作能实现技术文档所表述的功能。

(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1、作品分类如下: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专科学生参加。

3、若作品已经发表,需是2011年10月以后发表的。

4、论文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1、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共六个学科内。

2、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此类作品请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3、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4、哲学社会科学类(尤其是调查报告)应突出时代主题,关注人民需要,研究回答我国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鼓励参赛同学认真学习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建设性的态度,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经验,独立思考,以小见大,创新认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把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参赛须知

1、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个人申报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申报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专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

2、参赛作品可以是近年来我校学生完成的课外学术科技或是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单位举办的其它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报名范围之列。

4、团队所属权问题。每个参赛队伍所属权的认定以第一作者(即主创者)所在学院为准。

5、鼓励原始创新,注重原创性,参赛作品不得抄袭,选题要结合当前国家和社会的热点、焦点和难点,与时俱进,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大赛组织方将对申报作品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出现盲目抄袭不符合规定者,一经发现,将取消团队的比赛资格。已经参加过历届比赛的作品,不得参赛。

6、知识产权问题。有不少团队的项目是建立在非自己拥有的技术成果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团队必须在初期解决知识产权问题,避免产生纠纷和法律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可以请教律师、企业家、咨询家等有关人士,与学校无关。

7、希望各团总支要注重竞赛指导工作,发挥学科优势,注重专业互补,鼓励专业交叉和融合。精心组建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对参赛者进行培训和指导,要在鼓励学生参赛、推荐参赛项目、成立优势互补的参赛团队上下功夫,力求作品的高起点、高层次;鼓励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竞赛团队,积极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作品,确保竞赛有序推进、圆满完成。

八、报名方法及流程

本次大赛采取各团总支组织统一报名方式,请各参赛同学到所在团总支报名。请各团总支切实加强对大赛的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参与比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选拔的基础上将优秀作品推荐参赛。

九、大赛进程安排

1、宣传启动阶段(2013年3月)

①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包括校级组织委员会和各团总支组织委员会。

②联合各团总支组织开展本次活动,动员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并通过召开班会把竞赛精神传达到每个学生。

③通过广播、宣传栏、报刊等宣传本次活动,营造良好的竞赛启动气氛。

④各团总支负责组织报名工作,汇总后交校级竞赛组织委员会。

2、学院选拔、决赛,作品上报阶段(2012年4月10日截止)

①各团总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参赛方案、积极行动,做好广大同学的参赛动员、咨询和报名工作。

②各团总支成立技术指导委员会,负责各团总支参赛学生的作品指导工作。

③各团总支组织技术指导委员会教师作好作品初审工作,自行组织评审,要认真选定参加校级评审的作品,根据作品报名情况,组织立项、调研,分专业进行业务指导,并组织专家进一步加以指导、完善。

④2013年4月10日前各团总支向校团委提交优秀作品。需要提交的材料有:A、每个作品需要提交《“挑战杯”西京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表》(附件1)一式三份;B、按照《“挑战杯”西京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提交书面要求》(附件2)提交完整的作品文档一式七份;C、《“挑战杯”西京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汇总表》(附件5)打印版(加盖团总支印章)和电子版;D、提交作品的电子版(和最终申报的纸质版一致),作品电子版命名格式为“院系+作品名称+第一作者姓名”。所有电子版材料以院系(部)为单位打包发至校团委办公室。

3、校内评审阶段、报送省级比赛:(2013年4月10日--4月20日)

①大赛组织方将对申报作品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不合格的作品直接淘汰。

②校团委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评审,参赛作品按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三类进行书面和答辩评审,然后根据《“挑战杯”西京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评审规则》(附件3)综合评出优秀作品。

③综合考察作品的创造性、学术水平、社会效益等方面因素,确定代表学校参加陕西省及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候选重点作品。

4、总结表彰阶段(2013年5月左右)

①认真总结本次竞赛经验和成果,推荐一定比例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及全部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参加展览,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须有实物或模型参展。

②根据《“挑战杯”西京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及申报选手单位评奖细则》(附件4)对获奖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③联系一些高科技公司,与优秀作品作者协商成果转化事宜,争取有成果转化。

十、校团委办公室负责赛事活动的日常事务,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CopyRight @ bet-365亚洲版官网 网站维护:弋俊楠

电话/传真:029-85628124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 邮编:710123